近期得知 Indie Jam 2024(本地獨立遊戲展 / 日期:16~17/11/24)在 Xsolla Curine Academy 舉辦,我“忙中”抽出時間參觀展覽。後來到達現場與學院人員溝通後知悉該學院提供相比起其他學院更為集中、專業以及價格更划算的課程,同時也支持本地遊戲產業的持續發展。
而這次活動能夠激起最大興趣的環節莫過於聽 Wan Hazmer 老師細說如何有效地把本土文化融入遊戲裡。整個過程主要分成四大部分——編織現實(Weave both realities)、於娛樂其使用者為目標(Aim for entertain)、多樣性發揮(Leverage on variety)和對文化的認識(Know your culture)。正巧這種做法其實也合適於寫作,畢竟要如何寫出“獨特”的本地作品受考驗的不僅是想像力也對本土文化有多少的記憶。
當然這裡的“主角們”就是此次參展的遊戲。剛步入試玩區就已經看到“人海”,可見大家願意嘗試與支持本地遊戲。以下是個人值得嘗試且可以推薦的遊戲列單(非全部):
Kooeh: A Timeless Delight —— 本地糕點和飲品為最大亮點,遊戲裡甚至能見到以東南亞眾多動物精心設計的NPC。店鋪可通過自訂佈置後有warung或者kopitiam風格。
The Chef's Shift —— 打字遊戲遇上餐館經營,打字鍛煉神器預定?
Shunya —— 萌系與腦力開發(?)並存的平台冒險遊戲
Operatives Resolve —— 比較燒腦的肉鴿卡牌遊戲(Roguelike Deck)
Youniverse —— 本地首個元宇宙遊戲?!而且還有迷你游戲供遊玩
How To Say No —— 幽默型QTE觸發遊戲,雖然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可以期待最終作品
Fallen Petal(UOW MY 學生計劃) —— 化身為仙俠與水龜一同斬妖除魔
Mindslayer(UOW MY 學生計劃) —— 復古風格 FPS,第一次嘗試demo時意外觸發快速過關(speedrun)也覺得有趣
很多本地獨立遊戲可以做到老少咸宜且也能夠讓玩家們開始對其本土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後來網絡平台的出現更能讓其在國際遊戲圈上發出一絲光輝。如今許多學院與機構開始大力扶持其產業鏈,或許有生之年還能看到本地遊戲逐漸發揚光大。
至於該展覽本身,畢竟主辦方是真的有心在策劃與執行上(去年是在 LaLaport BBCC 舉辦)我也會給予一個肯定。
活动侧写
作者简介
Shintoki 陳宇軒
一邊是佛系作者而另一邊是專注於 FPS 遊戲的 Vtuber(?)
2 留言
这个作者名字好熟啊 可是忘记在哪看过了
回覆刪除作者也有自己的臉書專頁哦,可能是在墨咖專頁裡看過。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