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顿家常菜,一句感恩的话语,一个温情柔软的拥抱,你会下意识地留给“明天”。因为“来得及”这三个字,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你的骨子里。
1
前段时间与家人聚餐,突然有些莫名的感伤。
餐桌上,分明杯觥交错,欢颜笑语流淌席间,但我内心却是空落落的。
直到奶奶将一只鸡腿夹到我的碗里,用慈爱的目光嘱附我要按时吃饭,又语重心长地交代我要好好照顾自己。
这一瞬,我突然找到空虚的源头。
繁忙的生活似乎让我忘记,忘记见证奶奶鬓发逐渐变得花白的过程。
我知道的,繁忙的生活节奏让我错失许多。随着事业蒸蒸日上,我呆在家里的时间少之又少,除了必要的家庭聚会,我几乎很少回家。
家庭和事业于我而言仿佛鱼与熊掌,于是,贪婪的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假孝子”,哪怕曾经的我也很鄙视这一类人。
2
什么是“假孝子”?简单来说就是指那些假装孝顺的儿女。
可以说,“假孝子”的身影无处不在,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
每逢佳节,在高端的冷气酒楼里,一家老少团聚一堂,宴席上充斥着笑声,好一个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景象。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这么一辐团团圆圆的画面,可能一年才出现一次,也可能好几年才出现一次。
双亲节时,你也许会在朋友圈看见类似的贴文。
照片中,孩子搂着父母,献上花束或是各种名牌包包,文案是一行行感人肺腑的发言,以浮华辞藻来感谢双亲的养育之恩。
你也许不知道,年迈的父母需要的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然而,儿女们最简单的陪伴却成为了他们的“奢侈品”。
你也许不敢揣测照片中那些名贵礼物背后的深沉含义,也不敢想象分享照片的人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
存粹为了分享生活吗?还是为了告诉全世界你是一名“孝子”?
我承认,这些“假孝子”的行为我都实行过。
但是,这一切并非我所愿意。
3
时光如梭,记得来到大城市工作的第一个年头,我为了一个小项目没有回家过年。
当时的我为了回不回家这事纠结了好久,却还是被老板的一句“事成后给你升职加薪”给说服了。老板的这番话让我看到了锦绣前程,于是,我决定与项目度过一个好年。
用牺牲陪伴家人换来的业绩确实让我尝到了不少甜头,事业上的成就让我的欲望变得庞大。
我知道,我想要的,是更多。
体会过贫苦日子的我,想要给予家人衣食无忧的生活。不知从什么时侯起,我变得更加忙碌,甚至连陪客户吃饭都能成为我不回家的理由。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把时间留给家人?
答案是:有的。
只是,每当那个时候,我不是对着平板电脑赶方案,就是忙着回复客户的信息。
同一个场景,同一个画面,饭桌上欢笑声连连,长辈们的嘘寒问暖流传在宴席,却始终无法传入我的耳际。
4
近日来,我从朋友口中得知了这么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是让一对父子,或是母女对视1分钟。
母女、父子对视,没有任何难度可言。毕竟大家天天都住在一块儿,看都快看腻了,不差这一分钟。
但结果却让人感到意外,绝大部分的实验参与者在对视不到一分钟就眼泪决堤。
而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他们发现父母脸上的皱纹增多了,鬓角上的白发更是验证了时光被偷走的事实。因此,他们感慨、难过,眼泪止不住地流,为他们的错过而感到懊悔。
就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那首歌: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是啊,时间的流逝极快,却都是静悄悄的。
许多个瞬间,当我看见满头白发的长辈,都会忍不住地想: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地看你,你怎么能独自老去?
5
我们是真的没有意识到长辈们正在老去吗?
其实我们知道,只是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还来得及。
年轻的我们会有无数个“新年”,于是一直将团聚这回事延后。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正在老去的他们没有那么多个新年,至少没有正值盛年的你来得多。
一顿家常菜,一句感恩的话语,一个温情柔软的拥抱,你会下意识地留给“明天”。因为“来得及”这三个字,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你的骨子里。
也许你会说,我们无法摒弃事业和工作,因为那是支撑我们生活开销的主要来源。
对此,我无法否认,但我想和你说:既然无法舍弃,不如选择珍惜当下。
相见时的嘘寒问暖,简讯里的分享日常,甚至是碗里的一只鸡腿,无一不是爱的传递。
或许,我们已经错失很多,但是,你能够掌控的,也只有“当下”。
致有缘阅读此文的你们:
今年的过年,要细数父母脸上的皱纹和白发,与亲情共享年华。
文字专栏:吃草的猫
时而正经,时而疯癫的非文人。
作者简介
叶怀之
网文作家,微信公众号签约作者,笔下小说、文章30+,热爱文字的伪社牛90后,写作风格百变就如现今气候,坚信“没有目的地创作才不会让作品变质,凡事回归初始”。
近作:《突然间我成了BL男主》《一方林间有束光》。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