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即写: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虚拟小说比写实小说更难创作,作者以为可以不受局限,天马行空,但是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作者需要做很多功课,除了搜索相关资讯,也要回到现实逻辑的层面,自行构思故事的背景环境。有些作者更是认真地画地图、人物资讯和人物关系图表,看似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成就了小说里的完整世界。

好看的故事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从周围环境到心理变化,即使没办法刻画一花一树,也要用文字确实写出人事物的存在。

从小时候读的武侠小说到当下流行的科幻神魔小说,不管真实存在的事件,还是想象出来的虚拟场景,我相当钦佩作者笔下精密而完整的故事架构。武侠小说里的独特招式让人回味无穷,神幻小说里的殿堂都有非凡名号。细节从取名开始,作者认真为地方人物取名字,为它的存在负责任,赐予的名字即写出了一个生命,正如作者创造角色都要问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有些作者认为自己没有取名的能力而逃避之,除了主要人物的名字,大部分的人事物都使用代号,如 L学校、K街道、R老大... 这种现象常见于轻小说和网络小说。简单轻便。当然这种处理方式没有绝对的错误,例如墨咖工作室即将出版的作品《非人特务WCV》里的主角名称分别是A,J 和E,特务是神秘职业,故不用本名是被接受的。作者必须有足够的理由采用字母或其他代号,并非纯粹不想取名罢了。

我读过某章节,作者只交待 “我住这区和她住那区”,也有作者简单写着 “他到那条街上走走”,于是我提出问题,这区是哪里?那区是哪里?那条街又是什么街呢?

作者如实说他自己想不到或者哪里都可以。哪里都可以,谁都适合出现在那里。不局限背景而展开的故事,作者以为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即你我他都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往往最后让大家迷失方向,同时丢掉了故事背景的特色。一个好的故事留白是在于思想层面,而不是背景。就像拿着绘画本,作者是要展现自己独特的上色能力,让读者从色彩中体会和领悟,应该先设定故事背景再慢慢展开故事情节,例如 “他到兰花街走走,街边种满了兰花。” 

“他到那条街上走走” 和 “他到兰花街走走,街边种满了兰花” ,哪段才能让读者更容易代入故事情节里去呢? 那条街,带出来的画面过于空白;兰花街,则可以让画面活了起来。

文中常见不起眼的 “XX学校” ,作者任性使用 “XX” 取代学校名字。XX学校,名字不详,让读者自行脑补,念成 “叉叉学校” 或者 “无名学校” 也行。是的,换个角度,作者对主角的就读学校是没有概念,继而衍生没有名字,没有颜色,没有宗旨,没有形象。或许作者认为学校名字并不重要,没必要花时间和心思取名,我始终认为精密而完整的故事结构,依靠人物和背景融成一体,作者应该认真对待每个细节,不是因为不重要而不配拥有名字。

虚拟小说比写实小说更难创作,作者以为可以不受局限,天马行空,但是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作者需要做很多功课,除了搜索相关资讯,也要回到现实逻辑的层面,自行构思故事的背景环境。有些作者更是认真地画地图、人物资讯和人物关系图表,看似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成就了小说里的完整世界。

——————————————————————————————————————

文字专栏:缘来即写

读一本电子书,快趁灵感想法消失前,把它们记录。


作者:缘希

墨咖电子书总编;默默耕耘中的巨蟹女。



——————————————————————————————————————

小额支持本平台:

银行转账 OCBC 7311257426 (MOKA CREATOR PUBLISHING)

Buy Me a Coffee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