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必须定时阅读,不管是否正在写故事。作者必须通过阅读以丰富词汇,提升写作技能,透过阅读明白一个情景有几百种描写方式,同一个题材可以有几种故事编排的方式。检视笔下的作品时,必须承认写的故事是如此单调和幼嫩。不断阅读是提醒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极力鼓励作者多阅读,因为很多作者常面对词汇匮乏的窘境,不断重复某词汇或句子,例如男孩甲打开门走进来,男孩乙打开门走出去等等,像学生造句。类似句子放在长篇小说里固然没错,但是重复几次后略嫌乏味,作者对于描写动作显然无力。故事里有动作却无生气,有细节却无重点。
要给新手作者建议的话,我会提醒作者避免在同章节重复两次或以上的相同句子,这操作轻易暴露作者词汇匮乏的缺点,整篇故事内容变得苍白。作者应该多阅读,了解不同作者是怎么描写一个人走进来或走出去的情景,倘若这段文字对故事发展并无作用,干脆删除之,取代而之的是往人物内心或往周围环境深入观察和描写。
此外,有些作者几乎是不会重读自己的作品,直接交稿了事,我和校对同伴扶额叹气。没错,前辈作家或许没重读或修稿的动作,但每人的才华和能力有异,除非素人作者有大票忠实读者,即不管写得怎么样都有读者买账,要不然我都先劝退,并非吝啬分享想法,而是看不到作者的诚意,倘若作者本身对作品的品质毫不关心,编辑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基本修稿是必须的,重读也是不可忽略的步骤。曾经有作者反映工作和生活繁忙无暇重读和修稿,要么出版,要么放弃。我无限感慨,作者只需付出耐心往前走多几步啊~既然已经写出长篇小说,怎么就不再多花几个星期的时间重读和修稿呢?只要多读一遍,修改不通顺或多余的句子,就能把呕心沥血之作变得更好一些,这不是作者们最想看见的结果吗?
当然也遇过可以重读自己的作品近百次的作家,实在钦佩。无可否认经过重读和修稿的作品可读性比较高。重读修稿,是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石头,让石头变得圆滑好看。不信的话,你可以拿出自己第一次写好的故事内容和经过至少三次重读修稿后的故事内容作比较……这是我很注重的阅读体验,而不是作者逞一时情绪之快,把当下的心情和杂念全注入在故事里,一字未经修改,最后让读者接受所有复杂难解的信息。若重视成品素质,作者大多数会选择把最好的那一次呈现给读者,哪怕那是第十次修稿或第三十次修稿。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