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甘于融入体制,过着缺乏思想、随波逐流的生活;
有些则不甘受任何拘束,穷尽毕生打破任何形式的束缚,自主生活。
忙着生,或忙着死,两种方式,没有对错,端看当事人本身的个性,及选择。』
改编自故事之王史蒂芬金小说的电影(一):《萧山克监狱的救赎》
美国作家史蒂芬金,从1974年出版处女作《魔女嘉莉》(Carrie)至今,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小说,虽被誉为“恐怖大师”,亦能驾驭奇幻、科幻、犯罪等类型,可是货真价实的全方位作家。
金大师的另一项记录是,改编自他笔下世界的影视作,上至巨额投资的商业片,下至小成本制作的类似学生试验作,多得无法计数。纵使身为忠实书迷,要一一找全、看完这些影视作品,颇有难度;而且并非每部品质皆优,我就对金大师耗近卅年完成的史诗巨作《黑塔》七部曲改编的同名电影摇头叹息。
也因为改编影视作良莠不齐,当遇见优质作品时,会倍觉兴奋且珍惜,继而关注该作的幕后功臣(导演、编剧),若他有机会在将来继续把其他书里的故事及人物影视化,我也对其抱持希望,至少降低了中雷几率。
若要我在三秒内道出几个成功案例或名字,我会极力推荐两位导演:法兰克戴瑞邦和麦可弗拉纳根。前者的代表作有《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台湾译名)、《绿色奇迹》(The Green Mile)和《迷雾惊魂》(The Mist);后者则有《杰拉德游戏》(Gerald’s Game)和《安眠医生》(Doctor Sleep)。
这期,我跟读者看官分享《刺激1995》。
******
人人对自由的理解及诠释,不尽相同,但大多会以监狱举例,说关在牢笼里的囚徒,肯定失去自由;自由等同于能随时到处行动……改编自金大师1982年中篇小说〈丽泰海华丝与萧山克监狱的救赎〉(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收录于《四季 · Different Seasons》一书)的《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我用此译名,较明确也直接),是众多阐述自由的影视作品中,最为人津津乐道且历久不衰的经典。
故事叙述银行家安迪被诬控杀害妻子和情夫,判以无期徒刑。初入萧山克监狱的安迪,过了一段新囚必经历的非人生活,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还结识了狱中专从事囚友间交易的囚犯瑞德。打通瑞德这一关卡后,安迪开始运用自己的财经知识,帮典狱长洗钱,帮狱卒报税,身份地位逐渐提升,与初时的菜鸟境况不可同日而语。他在狱中度过二十多载岁月,期间看尽腐败与邪恶,也看着众多囚友逐渐习惯牢笼生活,对恢复自由身不再抱持希望,然而安迪心中对自由的向往不曾幻灭,他正暗中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越狱计划……
如果你是因为“恐怖大师”的名讳,抱着观赏一部惊悚片的心态来观赏这部电影,肯定大失所望。《萧山克监狱的救赎》不是金大师笔下著名的惊悚或鬼怪故事,而是一篇叙述“希望”的励志故事。我们看了太多监狱电影,也许为了戏剧效果,剧作家会把监狱描绘得恐怖且黑暗,纵使真有夸张成分,然试想一个原本从事文职的人,突然被判入狱,更何况是冤狱,那种有冤难伸、有苦难辨的处境,仍非常吓人。安迪等新囚入监报到的首夜,有个胖子崩溃失声痛哭,最终遭狱卒打至重伤不治,下场虽可怜,却得以解脱。安迪的冷静自持与胖子的歇斯底里,形成强烈对比,不仅让作为主观旁白者角色的瑞德讶异,也在观众心中留下安迪强烈意志的印象。
往后种种事情,在在见证了主角的大无畏精神与超人般的坚韧,当中不乏最重要的元素——智慧。他多次坚拒“姐妹”的强暴,纵使最后被打至重伤,仍使力顽抗。有次被迫替他们口交前,他冷静地“以理服众”,说绝对会咬断他们的子孙根。戏里对白润饰精简了,原著的场景更能体现角色宁死不屈的个性,也为这表面上手无缚鸡之力的男人,得以创造日后的萧山克传奇,提升了信服力。
除了安迪用二十多年时间做的“偷天换日”戏码,瑞德的戏份也颇吃重。他代表观众视角,透视并了解安迪这主角。此外,他在戏中的“体制化理论”,也让人省思。监狱利用严苛的规条约束囚犯,尤其重刑犯,更必须使用非人道方式来管教。那些在狱中待了多年的囚徒,久而久之自然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即融入了体制。故有位囚犯老来重获自由后,无所适从,最后选择自缢。瑞德每十年申请一次假释皆遭驳回,在戏末终于通过,甫出外头世界,能看出他的不自在、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恐慌。有句对白印象至深——“我在狱中每次上厕所都需获得批准,如今可以自行上厕所,却没法尿出来。”完全表现他对享获自由的无措。好在安迪曾告诉他,会在某处等他重聚,如此给了瑞德一股能量,不惜犯下假释条例,前往追寻安迪留下的线索。看着两人得以重逢,心里的快意与安慰,无法自已。
此外,瑞德作为观众的代入角色,却不像华生之于福尔摩斯那般,像个白痴或笨蛋级人物。瑞德替观众“视察”安迪之际,也体现了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是个有“料”有知识的人。他在戏末选择生或死的挣扎,观众也能“身历其境”般,在心里拉锯,最后戏中角色的抉择,也是编导给观众在现实中持续往前的激励。
总括而言,《萧山克监狱的救赎》虽是近三十年前的作品(1994年),带出的中心思想却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看着电影,你会觉得,有些人是甘于融入体制,过着缺乏思想、随波逐流的生活;有些则不甘受任何拘束,穷尽毕生打破任何形式的束缚,自主生活。忙着生,或忙着死,两种方式,没有对错,端看当事人本身的个性,及选择。
注:图源自Rottentomatoes。
——————————————————————————————————————
文字专栏:靖来看戏
纯粹分享影视作品及交流意见的栏位。每月选出一部作品,分享观后感,并跟大家交流。
作者:马保靖
半吊子影痴。
没受过正规电影创作或赏析教育,纯粹自写自high。
不写影评,只写观后感抒情及分享。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