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电子书的消息传开后,不少人询问有没有考虑出版实体书。
有的,只是不符合墨咖工作室目前的方向,成本让团队多次却步。
没错,成本是无法跨越的难关。
出版向来都不好做,疫情冲击下更是雪上加霜,马来西亚出版社也为此调整步伐,减少出版量或改变出版方向和目标读者群,更有者渐渐淡出文坛,自此从我们的视野消失。
写书难,编书难,卖书更难。这是出版业者心理唱不完的悲歌。
本团队有幸接触出版业,得知编辑流程和成本估算,深深感慨每本实体书都承载着销售压力,出版社的每一步棋都经过重重考量,也无法预算哪一本书会大卖,读者的心永远都是无法触及的海底针。
疫情卷席全球,改变了各行各业的生态,书市也经历着重大挑战,情况如果还不改善,恐怕出版社渐渐把门关上,而新人作者无法得到资源,还没来得及发芽的写作梦就枯萎了。
熟知墨咖历史的会员,一定记得墨咖工作室曾于2018年推出实体书《我们不做男女朋友,好不好》,当初其实还有其他作品准备出版,考虑了多种因素逼不得已搁浅。
墨咖一度停下脚步,但我们不停止思考,默默开拓墨咖更多的可能,从挖掘优秀作品的小说论坛,推广阅读的粉丝专页,访谈说书的广播节目,和不同平台合作接触——种种历练即将开花结果。
2021年7月,我向团队提起电子书计划,大家都觉得有尝试的价值。但,我还是很犹豫,包括我在内的团队成员太年轻了,没太多参与编辑的经验,加上大家都正职在身,不一定能充分配合。
唯这念头一直在心里挥之不散,直到认识多年的出版前辈告诉我,“我觉得可以做的,可以为那些有作家梦的人圆梦,毕竟出纸本书太高成本了”。我备受振奋,决定推行这计划,仿佛这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想起当初加入小说论坛的点点滴滴,在网络平台连载小说并不容易,依赖着网友的鼓励打气,才有毅力坚持写作到今天,如今有机会能帮助其他写手,是没理由推辞的。
我向墨咖创办人(千和)提呈计划书,在她的许可下,我成了墨咖工作室的现任社长,也迅速建立编辑团队,下一步就是物色作品。
墨咖创办至今,栽培不少优秀的作者,和连载过多部叫好叫座的小说,我内心迅速整理一份清单,鼓起勇气私信久违联系的作者,那一趟信息来往像极牧羊少年的奇幻旅程,表面上是询问能否授权稿件,实则是好好问候老朋友的机会。
嗨,你还记得我们炙热的写作魂吗?
我恍然大悟,过去发生的种种插曲,最终会串成一条线,完成最初说好的未来。
近年的书市情况让人堪忧,但墨咖团队心想,这是前进的契机,实体书的出版量逐渐下降,或许电子书的需求也随之浮现。我们开始做一些功课,从海外平台观摩,向文坛前辈请教,和国内外电子书销售情况。有趣的是,我从友族同胞口中得知,在马来市场早已崛起电子书市场,已经成为主流的阅读风向。
墨咖工作室或许能为沉寂已久的书市注入一些活力,让更多创作者得到曝光的机会,阅读的种子通过电子产品散播到更远的地方——就算没拿起书阅读,拿起手机就可以啦!
最后,希望读者能多多支持『墨咖丛书』,这么说有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我真的觉得这些作品都很不错,书目繁多大牌云集,一定会有你喜欢的类型。
墨咖,有你真好,一起来见证『墨咖』更多的可能吧!
——巫伟忠(墨咖工作室社长)
0 留言